您的位置:首页 >

学会在作文中造“反”


2018-11-14 11:02:27      点击: 
 

这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使学生明白什么是“逆向思维”,打开学生思路,让学生学会在作文中运用反向立意,结合反衬、反转等写作技巧,提高写作水平,从而使作文立意出新。在教学设计时主要围绕这一目标开展,通过简明的造反大“法”牵线引路,适当的插入一些课内文句、段落,让学生在讨论、思考及训练中学有所获,学有所得。从学生的课堂反映来看,气氛比较活跃,思维也得到了一定的训练,从教学过程和效果上看,基本达到了教师的预定目标,但是在最后一个环节的立意创作中,因时间关系,学生在《冰箱上的便利贴》的教师下水作文中,构思立意和构思情节两个环节结束仓促,留下少许遗憾,但总体而言,这堂课还是成功的,在打开学生思路上有了明显的突破。

王婉婷老师的这堂课,切入点是新的,就好比“反弹琵琶”和“倒骑毛驴”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主要原因在于它的“反”和“倒”,这点和王老师的作文标题“造反”异曲同工。我们在作文的思路教学过程中,更多的强调审题决定成败,立意彰显高度,表达成就高分。恰恰“造反”思路这种与常理相悖的表现方式与逻辑上的逆向思维有相通之处,把这种逆向思维合理的运用在写作中,可以收到别出心裁、不落俗套的表达效果。

作文立意,向来是比拼思维高度、广度、深度和维度的舞台。如果说材料是文章的“血肉”,结构是文章的“骨骼”,那么主题就是文章的“灵魂”了,可见主题的确立在一篇文章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作文主题就和立意息息相关。立意如何新颖?我个人认为就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从平时训练和考场要求上看,一个便捷的途径就是运用逆向思维,即“反其意而用之”。比如,写落花,倘若全是“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的凄惨,那么“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歌颂岂不更让人钦仰不已?写英雄,倘若全是领袖“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大歌飞扬,那么普通人“岁月静好,负重前行”的隐忍付出岂不更接地气?写思乡,倘若全是“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千篇一律,那么“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的移情岂不更显离别难舍?所以,有时候在作文构思的时候,我们可以适当的让学生来一点逆向思维,正所谓没有“异想”,哪来的“天开”。

当然,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甚至导致满船倾覆。这既是逆向立意的特点,也是审题的关键,逆向立意有其局限性,并非所有的立意都能逆向。逆向立意应在审题的基础上确立,只有正确的审题,才能开展立意的步骤,凡是离开实际的逆向立意是空中楼阁,是胡言乱语。总之,逆向思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如果在作文教学中加以有目的的训练,就会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版权所有 @ 荆州开发区实验中学

鄂ICP备20004115号 鄂公网安备 42100102000001号

招生办公室电话:0716-8335858 地址: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西干渠路1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