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收藏 今天是
 
 

 

教学管理 - 教师论文 - 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教学有效融合的行动研究

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教学有效融合的行动研究

 


文章作者:张静  点击数:7257 更新时间:2020-05-22 10:35:53  
 

 摘要:伴随着计算机、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深入应用与普及,信息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有利于促进教育教学的创新与发展,对转变教育观念,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培养创新人才具有深远意义。本文分析了教育信息化的含义、特征以及对教育教学的作用,并探究信息化教育技术辅助教育教学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教育教学;融合

自“互联网+”理念提出以来,作为创新2.0下的新业态,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一些新兴的技术正不断地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在教育领域也不例外,而今,网络课程、微课、慕课、电子书包等新型信息技术不断与各种教学模式相融合,使得“互联网+教育”迅猛发展。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具有教学方法更加灵活多样、授课地点不再局限于教室内、交流互动手段多样、教学资源丰富易达以及授课内容还可以通过网络惠及更多的学生等优势。教育信息化促进了教育现代化,带来了教育形式和学习方式的重大变革,在对传统教育思想、观念、模式、内容和方法产生冲击的同时,也对转变教育观念,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和 效益,培养创新人才具有深远意义。

一、教育信息化的含义与特征

教育信息化指的是以现代教学理念、学习理念为指导,以信息技术为支持,应用现代教学方法的新教学体系。如图1所示,教育信息化主要包括教学资源、教学设计、信息化平台、信息化政策与标准4个核心要素。其中,教学资源是基础,教学设计是核心,信息化平台是工具,而信息化政策与标准是其保障。

      

教育信息化要素结构图

从教学实现过程上看,教育信息化具有教学资源多媒体化与共享化、教学个性化、学习模式多样化、管理自动化、环境虚拟化等显著特点。

(1)教学资源多媒体化与共享化就是利用多种媒体,使得教学内容可以结构化、动态化、形象化地呈现,并通过网络使全世界的教育资源连成体,供广大教育用户共享。

(2)教学个性化即以学生需求为中心,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建构一个智能导学系统,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个性特点和学习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教学和学习支持服务。

(3)学习模式多样化即依托信息化平台,可开展多样化的学习形式,不仅能开展包括教师直播或录播讲授、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协作探究等这些类似传统课堂形式的网上学习方式,还可以开展移动学习、VR/AR(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支持下的虚拟情境学习等新型网上学习方式。

4)管理自动化即通过搭建计算机软硬件管理环境,实现教学过程管理的自动化开展其中主要包括计算机自动测试与评分、学习问题诊断、学习任务分配等功能。

(5)环境虚拟化意味着教学活动可在虚拟的学习环境下开展,从而摆脱物理时空的限制。

简而言之,在教学观念、教学组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技术、教学评价及教学环境等一系列因素全面信息化的驱动下,使得发展教育信息化成为时代的必然趋势和要求。

二、教育信息化对教育教学的作用

(一)对教师教学过程的作用

改变教学结构。传统的教学方式一直局限于“讲解一接受”式,教师处于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和中心地位,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活动的设计和教学过程的安排都是由教师决定并围绕教师展开的,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信息技术的介入,变革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构建了新型的“主导一主体”相结合的新型教学结构,主张同时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作用。

丰富教学媒介。传统教学主要以教材、黑板为教学媒介,虽然有利于显性知识和系统知识的传承,却阻碍了学生隐性知识的学习及其创新能力的培养。在信息化的支持下,教师可以利用电子教学资源、电子白板等教学工具,让教学内容的呈现集“声、色、画、乐”于一体,也可以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和学习风格的不同,利用文字、图像、声音、动画及多媒体课件等多种媒介创作个性化的、形象化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资源。这些都能极大地丰富和增强教学内容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帮助学生主动完成知识的意义建构。

拓展教学评价方法。传统的教学评价标准相对固定和统一,其关注的重点往往是评价学习的结果,即学生有没有学到规定的知识,而信息化教学评价较为灵活,可以把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活动过程中的表现等都列人教学评价中。同时,相对于传统教学,信息化教学让学生在如何学、学什么、如何评价等方面有一定的控制权,学生是主体教师起督促和引导的作用。

综上,信息技术引发了教师的教学过程的变革,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重视知识意义的自我建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等。在信息化教学模式下,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教学不再仅仅关注学生的智力发展,而是关注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的人”的发展,关注智力和人格的协调发展。

(二)对学生学习过程的作用

自主化学习内容。传统环境下的学习内容都是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的要求,根据教材内容的编排,以线性顺序呈现给学生。但在信息化环境下,学生不仅可以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还可以自定步调、自主控制学习进程,在不同的学习主题和学习内容之间自由切换,享受学习内容选择上的自主性和灵活性,从而拓展学习的深度与广度。

多样化学习空间。通过信息化的改造和升级,将学习空间分布式置于一个超越传统课堂边界的开放性空间内。学生可以获取更加丰富的学习情境,达到对问题的深刻理解和对知识的深层次掌握与运用,从而促进自身高级认知能力的发展。

丰富课后练习与测试形式。多样化的课堂练习与测试丰富了课堂教学,也调动了各个层次学生的积极性。可以让学生可以自主选择练习内容与方式等同时,准确获取知识点掌握程度或知识点薄弱项。

准确化沟通交流。不同于传统方式下的师生面对面交流,教育信息化可以准确拓展沟通和交流方式,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从学校延伸到家庭。

三、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教学有效融合方法

(一)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

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既要加强对信息化教学技术的认识,也需要提升对信息化教学技术的操作能力。学校应该对基层教师和管理人员进行信息技术的培训,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推动教育课程的改革。所有教师都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信息化知识和操作技能,熟练掌握已有的信息化教学设备,并尝试运用信息化手段进行教学工作。且所有教师都要正确认识到信息化教学技术仅仅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不可用信息技术取代课堂教学,课堂信息化教学不等于在课堂上播放图片、观看视频。不论何种模式的课堂,教师依然是课堂教学的引导者,不可和学生一样成为视频的欣赏者。教材依然是教学的主要载体,教学要用规范的教材来教,不可使用网络资料取代教材的主体地位。

(二)深化教育信息化的建设,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

创新是改革的核心思想,同时也是推动创新教育模式改革的主要动力。因此学校应重视信息化制度建设,为创新教育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运行环境。况且,只有建立完善的信息化制度,才能减少教学信息化与创新教育的融合问题,才能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例如完善考评制度、管理制度,有利推动信息化教育的发展。

()应用信息化教学技术创新教学方法

当前大部分学校仍沿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既不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又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小学语文教学为例,课文中古诗词的作者简介及背景知识等内容,学生都是被动地听老师介绍学习效果不好;如果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辅助语文教学,这些内容都可以布置给学生自己查找资料完成。教学过程中,有关诗词的意境分析,可以借助图片和视频来展示,给学生以直观形象的视觉体验,有助于学生理解诗文内容和意境。因此,若要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教师应该重视信息技术的应用,并将其应用在教学课堂中,从而实现教学模式的创新,激活教学课堂。

综上所述,教育信息化是提升教学水平,推动现代化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手段。因此在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时,应该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核心,以信息技术为主要应用手段,通过转变教师教学理念,创新教育模式,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实现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教学有效融合。

 

参考文献:

[1] 窦玉琴. 小学语文信息化教学初探.学周刊,20178.

[2] 刘琦琦. 小学语文信息化教学模式的优势与实施策略.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11.

[3] 吴彦文. 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与实践.清华大学出版社,2018.

[4] 毕万恒. 信息化教育技术融合于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探究.教育信息化论坛,2019.

责任编辑:杨敏
$$列表$$

版权所有 @ 荆州开发区实验中学

鄂ICP备20004115号-1

招生办公室电话:0716-8335858 地址: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西干渠路100号